- UID
- 686880
- 注册时间
- 2018-3-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听众
- 收听
|
本帖最后由 花都开好了吗 于 2025-5-6 14:53 编辑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我市社会救援队伍发扬专业精神,快速响应群众遇险求助,累计处置登山迷路、意外受伤、亲子团队遇困等多类突发事件,展现了民间应急力量的责任担当与救援能力。
救援案例:
1. 4月30日大罗山女子田螺背骨折救援。下午2时10分,330、民安、飞豹救援队接报后立即联动,就近赶往事发地。救援队员利用树枝对伤者腿部进行临时固定后背负下山,全程协作配合,最终由120送往医院救治,最大限度减少伤者二次伤害风险。
2. 5月2日大罗山峡谷有登山人士遇险处置。15时30分许,330救援队接报后火速出击,联合飞豹队对不慎滑入峡谷的儿童实施紧急救援。队员快速评估现场环境,采取安全绳索保护措施,成功将受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全程仅耗时半小时。
3. 5月2日下午亲子团队福泉山峡谷迷途引导。民安陶山中队在仙牛栏峡谷巡逻拉练时发现一无装备亲子团队(9名儿童、7名成人)。队员凭借专业经验主动提供向导服务,历时3小时徒步护送,最终于18时20分将其安全带离复杂地形,并耐心传授古道下山路线,获群众高度赞誉。
4. 5月3日晚福泉山盘古楼尖迷路游客救助。民安陶山中队依托前期张贴的救援求助电话,及时响应游客求助,到现场后发现人已离开,遂通过微信和导航指引,历时4小时成功引导迷路游客脱困,全程保持通讯畅通,确保施救精准高效。
工作成效与亮点:
一、快速响应机制显效各救援队伍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平均出警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实现“接报即动、就近驰援”。大罗山和福泉山是假期旅友胜地,凭借以前的救援经历,各社会队伍直接安排白天巡逻,大大提升响应速度。
二、科学施救降低风险针对不同险情灵活运用树枝固定、绳索保护、地形研判等技术手段,既保障被困人员安全,又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三、社会协同效应凸显民间救援力量与120急救中心、消防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形成“第一时间响应、多部门协同”的立体化救援网络。
四、预防宣传同步推进救援过程中同步开展户外安全知识普及,提醒群众做好行前准备、遵守相关规定,从源头减少意外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