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消保委发布过度包装消费警示 别让华丽外衣蒙蔽你的双眼 货架上包装精美价格不菲的商品常令人心动?购买后拆开层层华丽包装后,却发现内里产品与预期相差甚远?过度包装,正悄然成为商家营销的“消费陷阱”,亟待我们看清真相。 一、过度包装:一场华而不实的“闹剧” 过度包装,是对商品的过度美化与繁复包裹,它并非出于保护商品、传递信息的必要目的,而是通过堆砌材料、设计复杂造型来吸引眼球。那些层层缠绕的丝带、精致却无用的礼盒、填满空隙的泡沫填充物,看似提升了商品档次,实则是对资源的浪费与消费者的误导,毫无实用价值。 二、哪些领域暗藏“过度包装雷区”? 过度包装现象在多个行业屡见不鲜。在食品行业,月饼、茶叶、保健品常常“身披”奢华外衣,里三层外三层的礼盒令人咋舌;化妆品领域,小巧的瓶罐被塞进巨大的包装盒,搭配各种装饰配件;礼品行业更是重灾区,普通工艺品、特产也动辄用上高档材质的包装,过度包装之风盛行。 三、华丽包装下的“价值缩水” 当商家将大量成本投入到包装上,产品本身的品质必然受到影响。同样标价100元的商品,过度包装的产品,包装成本可能占了30 - 50元,而实际产品的价值被大幅压缩。消费者花费高价,买到的可能只是精美的“空壳”,看似体面,实则吃亏。这种“买椟还珠”的消费行为,让消费者的每一分钱都没有花在刀刃上。 四、过度包装:触碰环保与法律红线 过度包装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更与环保节约的理念背道而驰。大量不可降解的包装材料被丢弃,加剧了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同时,我国已出台多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商品包装层数、空隙率、成本占比等作出明确规定,过度包装行为已然违反相关规定,属于违规操作。 五、携手抵制,共筑理性消费防线。在此,瑞安市消保委郑重呼吁: • 经营者: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摒弃过度包装行为,将精力聚焦于提升产品品质,以诚信经营赢得消费者信赖; •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保持理性,不被华丽包装迷惑,多关注产品本身价值,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向过度包装说“不”,让消费回归本质,让市场回归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