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77581
- 注册时间
- 2020-4-7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听众
- 收听
|
发表于 2025-3-9 06: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王磊副主任医师营养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全国第10
去咨询
一般情况下,适量吃动物内脏并不存在特殊危害,但若长期大量吃,则可能存在一定的危害,比如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痛风发作等。
1、肥胖:部分动物内脏的脂肪含量较高,如猪大肠、牛小肠等,若长期大量吃,可导致脂肪摄入过多,并在体内堆积,引发肥胖,严重时还会增加患脂肪肝、高血脂症的可能。
2、高胆固醇血症:动物内脏中的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若长期大量食用,还会导致胆固醇摄入过多,增加胆道系统的代谢负担,进而增加患胆结石、高胆固醇血症的风险。若未及早进行规范治疗,且仍不断大量进食动物内脏,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3、痛风发作:动物内脏属于一类高嘌呤食物,若长期大量吃,可导致嘌呤摄入过多,并在体内转化为尿酸,导致痛风发作。患者可出现关节红肿、发热、疼痛,以及活动障碍等症状,还可伴有晨僵。
另外,长期大量吃动物内脏还会增加中毒,以及患糖尿病、胰腺炎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吃动物内脏,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来自: iPhone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