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41687
- 注册时间
- 2017-4-1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听众
- 收听
|
实在太多 挑选部分
1. 过去一年,坚持“三化”引领,拼出了一系列硬核成绩。14项主要指标居温州前三,21项主要指标呈两位数增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2亿元,增长6.7%,创近三年新高,总量排名时隔十二年重回全省第18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创近十年新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实现“八连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1%,外贸出口总额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2%。
2.入选首批4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灯塔倡议知识分享中心,夺得“平安银鼎”“神农鼎”,两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连续4次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连续5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4位。
3.争取到国家和省级荣誉试点128项;争取到建设用地计划指标4217亩,居温州第一;争取到地方政府债券额度67.6亿元;争取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6.9亿元,创历史新高,“两重”项目获批数、消费品“以旧换新”获批资金数均居温州第一。
4.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11.3%。助企暖企提档发力。高效兑现财政资金超3亿元,为企业减负超30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年度在保余额突破5亿元,中小微企业政府采购合同额达36.2亿元,占比93.8%。新增民营经济贷款129.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130.7亿元,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贷款额居温州第一。
5...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规上工业产值增长36.2%,排名全省前三;经开区规格升级,创成国家级绿色园区,瓯飞工业用海审批取得重大突破,新增可先行用地5060亩;机械装备小微园入选省级财政专项激励试点,开竣工小微园5个。汽车传感器产业列入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包装机械产业入选省级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试点。完成工业用地(用海)供应2638亩,创历史新高,其中“数据得地”1572.5亩。
6.新增“个转企”1252家、“小升规”228家,新增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5家、专精特新重点企业11家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家,新上榜隐形冠军企业数居全省第一,“浙江制造”品牌认证企业数居全省第二。服务业态提质升级。举办全国首个县级境外专馆汽配展,12个服务业重大项目投运,入选省服务业“百千万”重大项目7个,连续三年温州最多。交出了科技创新驱动的争先答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8%,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居全省前十。科创平台体系愈加完善。持续办好国际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大会等重大活动,联手浙江大学、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共建技术转移中心,摘牌落地AI智算科创中心,成立全国首家县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院,获批创设全省首家无区域企业性质研究院,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增至4家,发布科创成果145项。科创主体实力愈加壮大。揭牌低空经济孵化器,新增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新认定孵化面积居温州第一,集聚“双创”团队381家、“双创”人才3547人。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86家、高新技术企业129家,入围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强企业5家,2家企业项目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入选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项目2个,新增温州唯一的国内首台(套)装备1个和省级3个。主(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4项,新增发明专利852件
7.完成土地“双清”6780亩、低效用地再开发2464亩和耕地功能恢复6045亩,新增高标准农田7000亩,“多田套合”面积居温州第一。老旧工业区拆除、开工面积均居温州第一。
8.交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争先答卷。涉外商事纠纷调处改革获省改革突破奖,4项改革经验获省《竞跑者》推广。营商环境优化优享。构建“1+12+N”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实行269个增值服务事项、28项涉企服务“一类事”,完成37项“促产一件事”。国企改革走深走实。国企资产总额突破1500亿元大关,负债率控制在50%以内;新增AA+评级国企1家、AA评级3家,AA评级及以上国企数跃居温州第一。
重点改革先行先试。“三位一体”改革登上央广《中国之声》,“基层减负”数据宝等24项“小切口”改革提速推进,4项改革入选省“揭榜挂帅”试点名单,落地省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改革试点,率全省之先打造医保“慧参保”应用场景,医保增值化改革获全国医保经办系统典型案例二等奖。
9.交出了强城筑核发展的争先答卷。入选住建部“好房子”研究合作城市名录。城市空间承载度有力提升。“多规合一”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新增城镇空间超4万亩,居温州第一。
10.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富美罗阳·创享未来”入选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富带培育名单,成为温州唯一拥有国、省EOD项目双试点县,实现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三连创”。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3家,整治高耗低效企业270家,腾出用能空间居温州首位,国省控断面Ⅰ至Ⅲ类水比例达100%。
202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大关,增长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6.5%,
构建五大青年发展生态圈,投用塘下人才公寓,新增体育场地设施24个,统筹供给各类岗位2.3万个、保租房3900套(间),青年户籍人口总数突破33万人,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加快建设外滩城市会客厅、滨海高铁商务区等十大标志性项目和安阳体育综合体等200余个强城筑核项目
实现13个团块签约拆除“双清零”。开竣工瑞南220千伏输变电等12个电网项目和国泰路滨海大道至塘梅路段等17个市政道路项目,完成天然气置换3.5万户,新增公共停车位600个。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