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6900
- 注册时间
- 2008-1-2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听众
- 收听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瑞安心兰书社(沈翔 老虎也疯狂)
清初,特别是进入"康乾盛世"后,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清政府看到了书院的积极作用,逐渐改变了对书院的政策,由消极的抑制转变为积极兴办、加强控制的政策。清代的书院事业走出了明后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低谷,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清代的书院比宋、元、明各朝代的数量都大得多。据统计,明代浙江各地书院有26所左右,到清代,书院增至近400所。
清代的书院藏书事业,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主要原因是兴朴学,重经史,更有朝廷赐书、私人捐助和书院自置,再加上刊印刻书的越来越多。书院藏书一时蔚为大观。书院自置是清代浙江书院藏书的另一主要途径。瑞安心兰书院“定议之初,人约二十家,家先出钱十五千,合三百千钱,购置书籍”(清陈虬:《擬广心兰书院藏书引》见《治平通议》卷八)。心兰书院还建立常年购书基金,“续置有隔江涂田数十亩,岁近又可得息数十千,益务恢广,自开办以来积二十一年矣,寻常文史,略可足用”。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将书院改设为学堂。于是,从唐代兴起的书院至此基本结束,所有书院藏书陆续为各地图书馆接收。清末的改制在封建书院藏书向近代图书馆转变中起到催化和促进作用。也使中国古代教育与近现代教育得以血脉相通。光绪二十年(1886)许启畴逝世,陈虬等继其志在城东北隅面城临水处购得地基二亩建房,毗连的精庐寺也划归书社所有。制定章程,扩充为“心兰书院”,教读子弟,为乡邦培养人材,心兰书社藏书亦并入书院。因此,我们可以说书院在"改制"中获得了永生。
同样,心兰书社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而今路过万松西路,邮电南路已经基本打通,心兰书社也已经被围墙重重包围起来,希望重新进行修缮的它能重新焕发生命力。虽已是物是人非,我们会遗憾,也会感伤,但是一切不会再重来!废墟不会妨碍前进,废墟不会遏制美丽,相反,它却给了前进以动力,给美丽带上了最耀眼的光环!
浙江温州古称“东南邹鲁”,从有史第一名人“东瓯王”驺摇开始,两千多年来,上空绽放过许多文化明星。当他们一一陨落在历史深处,只有“化石”在寻常巷陌间的故居墓葬,还能够让经过的市民直观想起,可怜如今这座经济“温”州,也曾经是文化“热”土。但随着温州城市化的发展,尤其近些年气势汹汹的开发建设风、旧城改建潮,乏人问津的温州名人故居与墓葬屡屡惨遭拆迁毁坏。庆幸的是瑞安的市政府没有被经济利益冲昏了头脑,在这个寸土千金的闹市区仍保留了这些个古建筑,为我们的后代子孙留下这些伟大的祖先们曾经活过的痕迹。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而我将挟带着废墟走进我的记忆,走向我的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