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81817
- 注册时间
- 2024-12-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听众
- 收听
|

楼主 |
发表于 2025-7-29 18: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浙江疾控:伴随升温和雨水蚊媒传染病的风险增加
基孔肯雅热与我们常听说的登革热都是蚊媒传染病,夏季随着气温的持续攀升和降雨量增多,蚊虫活动愈发活跃,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显著增加。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详细科普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经伊蚊(俗称花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基孔肯雅”源于非洲坦桑尼亚的基孔肯雅地区,在当地语言中意为“弯曲的”,意指患者因关节剧痛而弯腰驼背的样子。
典型症状急起高烧(热):突发39℃ 以上高热。剧烈疼痛(痛):
游走性关节痛,疼痛剧烈。
其他症状皮疹(疹):四肢或躯干出现红斑疹。头痛(晕):持续头部胀痛或眩晕。乏力(疲):全身疲倦无力。
基孔肯雅热突出表现为剧烈关节痛(可持续数月),以手腕、脚踝等小关节多见,腕关节受压时疼痛尤为剧烈,如有的病人因腕关节肿痛而无法完成开门动作。皮疹多伴高烧,较少出血。有少部分患者可能会留下长期的关节疼痛等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
潜伏期:通常3至7天,范围2至12天。传染期:一般发病当天到第7天。
基孔肯雅热如何传播?
传播途径: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就是我们常说的花蚊子,花斑纹。白纹伊蚊又称“亚洲虎蚊”。伊蚊通过叮咬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人群,病毒可在蚊虫体内繁殖,再叮咬健康人群,即有发病可能。
不会面对面直接人传人握手、拥抱等不会导致传染!但一个患者可能感染一群蚊子!一只蚊子可叮咬多人!!! 来自: iPhone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