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瑞城招聘 广告
嘉缘婚恋 广告

瑞安论坛

广告
搜索
亲子游 广告
瑞安论坛家装小编 广告
查看: 531|回复: 0

从订婚到分手:如何合法拿回彩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0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浙江
无偿献血
e9f39ca059de788851bb5cf47ef5f9d.jpg
案情简介:
林某与李某一经人介绍认识,2023年10月3日举行订婚仪式,林某给李某一及李某一父母彩礼、“三金”及其他财物。后林某发现李某一并无结婚意愿,遂协商解除婚约。双方就彩礼款、“三金”以及其他财物未达成一致意见,林某向法院起诉退还。


       
裁判要旨:
1.关于李某一父母是否为适格被告的问题:
基于李某一与李某一父母的特殊关系,即便李某一父母让林某将彩礼直接交付给李某一,也系李某一父母对于彩礼的自行处分,应当承担共同返还责任。


2.关于返还范围,应为金钱和贵重物品:
本案林某给予李某某一礼金以及金手串、金手镯等贵重首饰,应当属于返还范围。对于订婚时其他支出包括宴席等是为订婚必要的支出与消耗,不应属于返还范围。对于双方订婚前恋爱期间林某赠予李某一的微信红包、微信转账等,属于恋爱期间一般赠与,并不属于订婚彩礼,不属于返还范围。


3.关于返还的比例问题:
双方通过媒人介绍短暂恋爱后订立婚约,对婚约无法维持,均有双方的因素存在。因此,彩礼应当适当返还。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婚约财产纠纷中,婚约一方及其实际给付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原告;婚约另一方及其实际接收彩礼的父母可以作为共同被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款: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实务启示:
551241d8d475d03406647e1524853ad.jpg
(本文内容版权归浙江瓯瑞律师事务所所有,观点仅供参考。)

瑞城招聘网 广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业务 | 关于我们 | 小黑屋 | 手机版 | 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公约协议 | 谣言曝光台 | 举报电话:0577-66885552 举报信箱:2663025843@q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瑞安在线 瑞安论坛 浙B2-20210541 浙ICP备1103625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810233063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