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74772
- 注册时间
- 2024-4-2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听众
- 收听
|

楼主 |
发表于 2025-11-8 14: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此外,司法解释明确责任主体,防止商家通过“换马甲”、变更法人、加盟店推诿等方式逃避责任。若商场出租方未尽资质审核义务,也需承担相应责任。同时,多地已探索资金监管新模式,如深圳推出的数字人民币预付式消费平台,实现“上一节课扣一次款”,未消费资金可快速退还,从机制上防范卷款风险。
消费者防范建议:
理性消费:不盲目追求大额优惠,避免一次性充值过高金额。
核查资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商家经营状态、行政处罚等信息。
签订合同:要求订立书面协议,明确服务内容、退费规则、违约责任,警惕“不退不换”“过期作废”等霸王条款。
留存凭证:保存合同、付款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每次消费后核对记录。
对于涉嫌非法集资或诈骗的预付模式(如承诺高额返现、赠送股票等),应高度警惕,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来自: iPhone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