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82311
- 注册时间
- 2024-12-2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听众
- 收听
|
南方不太了解,单说北方(华北平原)。从2000年左右,大型收割机开进麦地的那一刻起,传统意义上的小宗族社会就开始瓦解了。
过去北方农村的农业劳动,不是一家一户能独立完成的,必须以兄弟叔伯为伍,小宗族集体劳动,尤其是麦收,麦子成熟必须赶紧完成收割、脱粒、入囤,一片云彩飘来就可能把几千斤麦子泡在水里。
所以,过麦必须集体作业,谁家麦子先熟,先弄谁的,打一个时间差,提高小集体工作效率。秋收、灌溉也基本如此。
而且,那时农村常因为耕地、宅基地发生矛盾,而叔伯兄弟是最可靠的盟友,一家一户的矛盾,常演化为两个小宗族的冲突。
简而言之,以前的宗亲有共同利益,类似于同甘共苦的创业伙伴、革命战友。而2000年以后,大型收割机等现代农业机械出现,过去一周紧锣密鼓的麦收,现在收割、脱粒、入库,一两个小时就可完成,小宗族集体作业没有了存在基础,自然趋于瓦解。这是本家宗族。即“亲戚”中的“亲”。
再说外姓亲戚,主要是女方娘家。作为女方的强力后盾,“娘家人”往往拥有仲裁、问责、终止争端的权力,不管是姑爷不争气、外甥不孝顺、外甥分家,这个“娘家人”都具有不小的威慑力和话语权,唯一可以比肩的是村委会;
而且过去路遥马慢,亲戚见一面不容易,自然见面就亲切。但是,随着法律意识普及、下沉,很多家庭事务矛盾,都交给警察和法院处理了。
剩下这部分中年人和老人彼此间还保持一定情感联系,基本属于过去几十年的情感惯性,尤其是老年人,他们的人生圈子狭小,除了亲戚,几乎无别的交际,哪怕再讨厌,他们也只能“凑活着”。
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改变社会伦理,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一切都在自然而然发生,没什么可乐,也没什么可惜。
等00后、10后长大,除了父母兄弟姊妹,基本不会跟旁系亲属再有任何联系,小宗族社会的彻底灰飞烟灭,只是时间问题。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